这是看得见的后果,有些抢跑的代价则是一时看不到的,比如孩子失去了和家长共度的快乐时光。在丁利民看来,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爱和规则,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
丁利民告诉记者,不管孩子入学前是否有基础,学校都会按照标准课程的设置来进行教学。抢跑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在读一年级课程时会比零起点的孩子感觉轻松,但调查发现,至二年级时,零起点的孩子与非零起点的孩子学习成绩已相差无几。
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教师也需要改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介绍,今年上海从全市层面全面推进零起点,首先需要教学观念的更新,即从更注重老师的教学,到更注重研究孩子是怎么学习的。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零起点不是零准备
新学期开学,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课与以往有所不同,老师并没有打开课本教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们唱儿歌讲故事,讨论行为习惯。一年级语文教师平丽娜说:幼升小阶段重在养成良好习惯,知识点可以慢慢学,零起点的孩子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说,所谓零起点,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评价,避免拔高教学、作业和评价的要求。他同时强调,不能把零起点与零准备简单画等号。学前教育阶段,应该让孩子知道几件事:一是学会语言表达;二是掌握与年龄相匹配的基本生活能力;三是通过接触社会和自然,获得更多的感性体验;四是学习一些生活的规则和规矩。这些不是早教机构或者幼小衔接班能够给予孩子的。
【幼升小抢跑: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相关文章:
最新
2016-10-13
2016-10-13
2016-10-11
2016-10-11
2016-10-11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