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骥在读本科时,曾在学校的语言中心当助教,在语言中心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通过留学中介机构申请的双录取的学生,即要先读2年的语言课程,学期结束达到要求,就转入正式的学历教育阶段,否则就会被迫转学,由正规大学转到社区大学。
据刘骥观察,在生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力差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加大力度来吸引国际生源。比如社区大学,更愿意与留学中介机构合作。
于是,被留学的光环所吸引,被预期的高收入所吸引,这些曾经让无数学生和家长动心的理由,如今是否还能成立?关于海归光环的讨论一直在继续,而海归就业不再具有优势的报道也不断见诸报端。近年来,不仅留学生在国外就业压力大,而且回国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随着出国留学生的多层次化,不少低质量的海归虽然获得了国外学校的文凭,但究其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依然与国内的土鳖无异,甚至不如国内名校毕业的学生熟悉本国国情、了解就业市场,不少用人单位也逐渐趋于理性。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回国处负责人表示,用人单位对海归人才的需求日益明确,不仅要有过硬的外语口述、书写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国外同行业的工作、实习经验,参与相关项目的经验,以及国、境外的相关行业资源。对大量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海归而言,回国后就业优势并不明显。
【越早越好?中国学生低龄抢跑的留学隐忧】相关文章:
最新
2016-10-13
2016-10-13
2016-10-11
2016-10-11
2016-10-11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