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学家无法对人体组织进行实验,因此,他们有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知识严重不足。然而,在 1980年,在日本神户大学渡边吉雄的实验室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渡边君注意到,在他养殖的鼠群中,有一只雄性老鼠在其血液中所带的胆固醇含量是正常含量的十倍。通过恰当的繁殖,渡边君获得了一类拥有极高胆固醇含量的老鼠。这些老鼠自发地患有心脏病。令其惊讶的
是,渡边君进一步发现,这些老鼠如同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类那样,缺乏 LDLs 受体。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对这些渡氏老鼠进行研究,以获取一种对人体内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更好理解。
在神户大学的科研突破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 LDLs 是一种前体的形式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这一前体被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并携带着甘油三酯以及相对少量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被脂肪和基它组织从 V LDLs 中去除掉。所剩下的是一残留微粒,必须从血液中去除掉。通过对渡氏老鼠的研究,科学家所了解到的是, VLDL 残留物的去除需要 LDL受体。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 VLDL 残留物会来到肝脏,在这 里与 LDL 受体结合并降解。在渡氏老鼠身上,由于肝脏细胞上缺乏 LDL 受体, VLDL 残留物会滞留于血液中,并最终被转为 LDLs 。因此, LDL 受体具备一种控制 LDL 含量的双重作用。对于防止 LDLs 从 VLDL 残留物中进行过分合成, LDL 受体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对于 LDLs 从血液中正常的去除, LDL 受体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备了这些知识,科学家现在早已开始着手研究药物,可戏剧性地减少那些患有某种形式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的胆固醇含量。
【译文 GRE阅读36套(二十)】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