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居住在北美大陆上的人们要比居住在亚洲大陆上的人们患慢性疲倦和慢性忧郁症的比例分别超出9倍和31倍。有意思的是,亚洲人平均每天只吃20克的大豆,而北美洲人却几乎一点都不吃。研究表明,大豆含有被称为异黄酮的植物化学物,这些植物化学物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拥有防病特性。因此,北美洲人应该考虑经常性地吃大豆,以此作为一种防止疲劳和压抑的方法。
在本段论述中,论述者援引了一项研究来证明,北美洲人患慢性疲倦和慢性忧郁症的比例要比居住在亚洲的人令人惊讶地高。从一项来源不明的资料中,作者陈述道,亚洲人所吃的大豆要远多于北美人,而北美人则几乎一点都不吃,而大豆却含有防病的特性。论述者在其论述的结束处陈述首,北美人应考虑经常性地吃些大豆,以此作为一种抗疲劳和抗忧郁的方法。本段论述至少犯下了四个关键性的逻辑谬误。
为了论述的缘故,我们假定关于北美人和亚洲人吃大豆的习惯这方面的研究和数据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异黄酮确实被科学家发现具有防病功效。即使在承认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论述者将食用大豆与防止疾病和抵抗忧郁直接联系起来,这一做法本身仍存在着问题。首先,即使大豆有可能具备防病特性,但这并非意味着它因此就能抵抗慢性疲倦和慢性忧郁症。疲倦和忧郁实际上甚至还不可能被视作疾病,因此,尽管大豆具有防病作用属实,但它对于疲倦和忧郁这些非疾病可能毫无作用。其次,即使我们假定疲倦和忧郁可被视为疾病,但它们没有被具体提到是属于大豆或异黄酮所能预防的那类病症。或许,大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流行性腮腺炎或甚至是水痘,但这并非意味着它能具体地治疗慢性疲倦和慢性忧郁症这样一些问题。这二个关键性的弱点本身就足以使得该论述缺乏可信度。
【GRE备考资料:Issue写作范文详细解析(19)】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