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是ETS花费了长达87年时间维护的全球第一流的水平考试,其中设计了大量预防技巧、题海战术的机制:比较容易了解的,比如倒扣分机制;比较隐蔽的,比如裸分到标准分的换分表;比较简单的 ,比如每次都会出现高难度单词是学生可能怎么都不会背过的;比较复杂的,比如包含大量历史背景的长对比阅读
对于考生来说,按照SAT考试的KSA结构,准备好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策略,才是取得高分的硬道理。这些准备不需要也不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准备。
对于起点分数低于1500分的考生来说,强化包括词汇、语法在内的基础是关键。
对于起点已经在1800-2000,目标是2100-2300的考生,训练学术写作和文化背景准备才是关键。
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针对性的学习上是王道。
误区二:SAT只是难度更大的托福
很多学子和家长对托福考试比较熟悉,对SAT考试了解有限,又被SAT考试高难度的词汇和阅读所蒙蔽,以为SAT就是一个难度更高的托福,自然而然的按照托福的思路去备考,不断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强化单词、语法等语言基础能力,结果却发现怎么也不能突破1800分,只能在美国名校的边缘遗憾的徘徊。
问题的结症在于:SAT是一种基于英语语言的学术能力考试。学生首先需要过语言关,然后还要过能力关。基本的分数可以考语言提升取得,更高的分数却需要实实在在的学术能力。考语言取得的基础分数很难申请到像样的学校。
【备考SAT,避开四大误区走“捷径”】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6-14
2016-03-02
2016-03-02
2016-03-02
2016-03-02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