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科学评价导向。科学性是考试测量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作为一项语言水平测量活动,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遵循考试科学的基本要求,不断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提高考试测量的信度。
英语四、六级考试初期,因缺少口语测试,难以全面评价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从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启用新题型,包括填空听写、复合式听写、英译汉和简短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效度。2005年开始实施的新方案,增加了快速阅读、TOEFL式的长对话、阅读填空等新题型。听力理解时间由原来20分钟增至35分钟,阅读理解试题从原来的35分钟阅读4篇,提升到25分钟阅读3篇。新题型的准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标准化试题的可猜测性和投机性,加上试题信息量的大量增加,使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多元评价导向。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它具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针对性,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形式的英语学业评价相互补充,具有多元评价的特征。
新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报考条件、成绩评价与使用上进行重要改革,它只接受在校生报名,不再对社会考生开放,记分体制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710分制,从而革除以简单的考试通过率来评价教学或学生能力的弊端。在成绩报道方式上,新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不再颁发合格证书,只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告其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让考生了解英语各项能力的强弱。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含义,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向学校提供分数解释。根据考试结果,教师、学生可充分了解教与学的得失。
【构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相关文章:
最新
2017-02-14
2016-11-10
2016-10-18
2016-10-18
2016-10-12
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