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劣
对于大卫叶茨的进步和终结篇重要性的凸显,不得不说这次的一个明智选择就是:决定将其分为两部。这无关乎利益,更关乎影片质量。电影啊,用多少时间能表现多少内容是一个很微妙的事儿。要知道,将电影分为上下集的想法从第四部《火焰杯》就有了,这个系列一~三部压倒性的好评说明要将小说完整细腻地搬上银幕,文章长度在317页是合适的,到了《火焰杯》翻一番的636页就考验导演了,到了《凤凰社》的766页就杯具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卫叶茨在最长的凤凰社里要崩溃似的赶内容了,同样是2个多小时的时间,《凤凰社》要涵盖的内容长度是《密室》的3倍。所以,会心地笑一笑吧,一接就是后三部重头戏的“椰子”导演恐怕更应该说的是“为什么总是我!”,而我更不愿意最后看到伏地魔在哪怕是三小时之后就“草草”地倒下了。尽管如此,我依然担心书中戏码重大且集中的后半部可否在下一集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另外一个明智选择就是这一部没用3D,这个时髦如果没赶好,影片就要从“视效巅峰”跌到“毁容谷底”了,也许这个时候众哈迷更应该祈祷3D真的能让下一集“突出出来”。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坚守到最后的曙光】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7-23
2020-07-13
2020-06-17
2020-05-09
2020-05-07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