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唯一的英文日报《上海日报》总编辑张慈云说:准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做好面向在沪境外人士的宣传和服务工作的内容,更是提高上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预计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达7000万人,其中将包括几百万境外人士。如果外国友人走进餐厅连菜单都读不懂,只能伸长脖子参考邻桌的菜肴,那将是何等尴尬的事?
语言友好媒体创
张慈云说,外国友人来上海,不该让他们困在机场、五星级宾馆等英语相对规范的场所,所以除了规范街头店招、标牌外,我们的媒体更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好的语言环境。他所说的媒体涵义很广,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书籍、地图菜单、指示牌公告都在其列。目前,除了《上海日报》及其资讯网站,上海没有全天候的英语频道,没有真正的英语综合网站。
硬性规定改环境
今年上半年,本报曾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啄木鸟行动组走上街头,为外语店招和标牌纠错一事,但当大学生将问题英语向有关单位指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意见不权威或一时改不了,结果除虫活动难以展开。
据悉,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已请英语专家对主要街道上的英语内容进行审查,扫除蹩脚英语。北京交通部门也拿出几千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更新三环路以内的交通双语标识,并出台《北京市道路交通标志英文译法原则》来规范街道和道路名称。
【“中式英语”会让老外啼笑皆非】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