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联想和发散思维,考生读懂了词义,进而了解句义,那么解答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就不再是问题了,甚至还能将这样的句子用在书面表达中,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同学们请相信,记忆没有定式。考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记忆方法与记忆模式,而要突破考试必要性记忆的极限,做到最少、最精、最有效,才能轻松应对高考。
标准化和客观性
学和考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都无法取代谁。考生使劲儿背单词也未必能让自己英语考满分。相反,考生掌握了英语的答题思维,却有可能让自己即使看不懂原文,阅读理解却全部做对。不要以为解题的能力通过大量做题就能提高,从普通学生变为学霸没那么容易,这是一门学问,考生必须得练!
面对一道试题,学霸的思考步骤通常是:第一,题目需要求得的是什么;第二,要求得这个结果,需要哪些条件;第三,题干给出了哪些条件,顺利解答该题还缺少什么;第四,缺的这些条件如何找到。如此,解题的标准化思维过程就出来了。
许多考生在浩如烟海的试题摧残下,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面对敌人只能疲于招架。比如遇到圆锥曲线的试题,第一反应不是像学霸那样认真分析试题,而是凭以前练题时的记忆,想当然地套用各种公式、定理,解到一定的时候才发现题目所问的问题与自己的解题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考生不要奢望在考场上做到平时练习过的原题,题目越是相似就越要当心陷阱,越要用标准化的流程去分析问题和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高考备考:如何成为一名“学霸”】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