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时候,某位演员如果在演出前临时接到通知,替换其他演员扮演某个角色,他/她会在舞台侧面匆匆研究一下台词,然后上台表演。wing it由此成为演员行话,表示“临时应付”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演员临时接到变更通知后,来不及准备就匆匆上台。剧组的其它人员在舞台侧面负责给他/她出不prompts(提示牌),帮他/她过关。这两种解释都很流行,不过词典多采用前一种。词典还指出,wing it最早出现1885 年,当时只形容演员的即兴发挥,后来他延伸到其他各个领域,泛指没有准备的即兴行为,这种用法一直保留到今天。除了wmg it,还有一个常用短语也表达相同的意思:play it by ear。它原本是音乐用语,指某人不用乐谱,仅凭记忆就把听过的乐曲演奏出来。
比如:Stella is anaturall born piano player. By the time she was five,slle could play ajly song吣car.(Stella是个天生的钢琴演奏家。她5岁的时候,就可以凭记忆把听过的任何一首歌都弹奏出来。)也许你会觉得奇怪,by ear明明是“用耳朵”的意思。用耳朵怎么弹奏呢?其实,这属于典型的metonymy,也就是“转喻”的修辞手法——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打个比方,“肩膀”和“倚靠”密切相关,所以前者常常代替后者。我们说“能借下你的肩膀吗?”,并不是真的要拿走别人的肩膀,而是想找个人倚靠,发泄一下情绪而已。
【美国流行文化从A到Z——WING IT】相关文章:
★ 英国的酒吧文化
★ 美国家庭
最新
2016-11-11
2016-11-02
2016-11-01
2016-11-01
2016-11-01
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