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6.我国人口迁移
(1)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
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
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2)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稠密区
【2016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人口】相关文章:
★ 【优化方案】2017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全国卷Ⅱ题型重组训练:第19组(含解析)
★ 2017高考四川省广安市英语阅读理解一轮系列训练:15(含解析)
★ 2017高考四川省广安市英语阅读理解一轮系列训练:11(含解析)
★ 【北师大版】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指导课时作业:Unit 6 B卷 Word版含解析
★ 2017届江苏省淮安市新马中学高考牛津译林版英语一轮复习活动单:模块7 unit 3《The World online》
★ 【优化方案】2017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全国卷Ⅱ题型重组训练:第3组(含解析)
★ (全国通用)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单元复习 限时强化训练五
最新
2017-04-24
2017-04-24
2017-04-24
2017-04-24
2017-04-21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