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在汉民族文化里, “狗”总是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狗”有关的词语几乎都有贬义,诸如“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但在西方文化里,狗却是“人之良友”,地位要高得多。当某人碰到好运时,人们会对他说:“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 ,当某人感到累的时候,他会说自己“像狗一样累坏了”(dog-tired) ,英语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是说“人人都会有得意之时”,以狗喻人,却无贬义。又如“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意为“愈加之罪,何患无词”,其同情之心明显在狗的一边。由此可见,在外国人眼里, “狗”是多么的可爱。
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客观地反映。由于受到客观上的制约,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不同思想。例如,汉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成霸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 the one-edged man is king”;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像牛饮”,英美人却说“drink like a fish。”同一客观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人类的感觉是相同的,但颜色用于人类社会,在人们心目中就产生了特定的意义,引起特殊的联想,激发特别的感情,这样的颜色已不再是客观的物质色,而变成了抽象的象征色,进入了文化的染体。黑色变成了压抑的象征,白色表示无辜与纯洁,绿色带来一片生机。然而,颜色也常因特定环境与文化不同,其象征意义也不同。在英语世界黑色表示悲哀与庄重,而在中国以白色表示哀悼,有时也用黑色;绿色对英美人有时意味着嫉妒,紫色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在中国黄色是不可侵犯的权贵颜色。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怎么翻?】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17
2020-08-11
2020-08-11
2020-08-10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