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投资合作是其中的重要支柱。中方始终欢迎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也鼓励中国企业来欧洲兴业,形成双向开放、平等开放、互利双赢的格局。但中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各异,对外开放的重点、力度、节奏都会有所不同,不能简单比较开放的领域和程度,追求一比一的对等开放,关键要看双方获利是否总体平衡。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有人抱怨中国开放程度不如欧洲,但欧洲品牌车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相当大的份额,而欧洲大街小巷几乎见不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中方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2017年我们第六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近期又第七次修订目录,限制类条目再缩减1/3。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除极少数领域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我们不仅放宽市场准入,还大力推进公平竞争。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企业,中国政府都一视同仁,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依法给予同等待遇。我们愿与欧方加快商谈高水平的投资协定,营造更开放、更公平、更规范的投资环境。也希望欧方在投资审查等方面公正对待中国企业,在签证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
【李克强在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17
2020-08-11
2020-08-11
2020-08-10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