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存在句的生成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点和争议颇多的课题。本文是依据英汉思维习惯的不同对存在句的生成进行的研究。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强调整体定位,整体和部分关系和谐统一。英美人倾向于分析思维,从部分到整体,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文章从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思维习惯的角度重新审视英汉存在句,给英汉存在句的生成原因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关键词:存在句;思维模式;思维偏向
一、整体思维偏向和英美人的分析思维偏向
语言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而我们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和表达的。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角度出发,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的背后反映出怎样不同的思维模式?反过来讲,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怎样导致其语言结构层面上的差别?英汉语言结构特征及其各自反映出的各自语言使用者相应的思维模式对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有何意义呢?本文就此通过对英汉存在句的研究做出探索。
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在该民族长期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之下逐步确定的,而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凝固作用。中国传统易学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统统纳入阴阳两仪组成的八卦系统和六十四卦系统。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整体观(张岱年、成中英,1991:23)。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中国人整体思维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先秦的思想家荀况,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也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当代我们所说的“抓主流看本质、“从总体上看问题、“从全局出发、“宏观调控等都蕴含着整体思维模式。
【英汉存在句与思维习惯研究】相关文章:
★ 英语学习七大策略
★ 英语绕口令B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