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主动探究是基础。
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涉猎知识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在这样一个“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
3.小组讨论是主体。
在学生主动探究、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才可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以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为宜。每隔一段时间要重新组合,长期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
4.组际交流是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这是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阵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初探】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