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仲回忆,会议期间,教育部还组织教师参观国外的英语教./材展,有综合英语教材,也有口语、听力教材。长期封闭之后,突然看到这些内容新颖、插图丰富、印制精良的外国教材,大家眼前一亮。然而,仔细翻阅一些课本之后,大部分教师认为,直接拿来就用不合适。最后决定,一方面组织国内的力量编写教材,一方面试用国外出版的口语、听力教材。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迎来了第一批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
南京人李爱民正是这群幸运儿中之一。在中学里,他学会的第一个字母是“L”——Long Live Chairman Mao (毛主席万岁)的第一个字母。197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李爱民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
李爱民在大学就读期间,教育部对英语专业的教育方向在变化。1980年8月,教育部在烟台召开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是“文革”之后,中国针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育的第一份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教学的恢复起了决定性作用。
1980年11月,另一个对英语教育影响深远的会议在青岛召开。会上,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下称“编委会”)正式成立,王佐良教授任第一届编审委员会主任,制定了1980年-1985年外语专业教材编写计划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条例》。
【面试英语必备:就业从“白天鹅”到“丑小鸭”】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3-26
2020-03-26
2020-03-26
2020-03-06
2020-03-06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