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原因的题目很多,但考生给出的答案往往很单一,如:
问:Why do you think family members do not eat together anymore?
答:Because they are busy.
这个答案诚然不能满足6分或以上要求的考生,可这恰恰是很多考生在考试紧张情况下的第一反应,结果可想而知。辩证的解题思路是从多角度寻找问题的原因,抓住关键词来进行分类解析是最容易实现的做法。
对于家庭成员为什么不再一起吃饭这个问题,考生在考试时第一反应想到的往往是busy 这个词,然后抓住这道题的关键词family, 把家庭成员这个整体的概念拆分成parents家长和children子女,不难发现现代社会的家长和子女是各有各忙,家长忙于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应酬加出差;子女忙于学习,多为寄宿留校,晚修还补课。考生对此进行拓展稍加解释,最后以自己为例,即将留学海外的你以后想与家人共进晚餐恐怕是难上加难了。或者把关键词定位为not any more,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出发强调变化,分析为什么家庭成员不再一起吃饭的主客观因素,如主观上因为代沟,客观上因为城市交通堵塞,子女外地求学等。
影响结果这类题考得也不少,而且常常出人意料,考过的题目包括名人效应,广告效应等,或者有指向性地提问快餐如何影响健康,网络如何影响阅读习惯等。考题千变万化,考生更是头大。每个影响类题目的发出方和接受方都不一样,每一个都要想,而且很多考生考试时受CCTV式的思维影响颇深,想法很多,但无法翻译答案。如:
【辩证思维解决雅思口语的3C逻辑】相关文章:
★ 雅思口语实话实说
最新
2016-06-13
2016-06-13
2016-06-13
2016-06-13
2016-02-29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