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遇到我们一些比较纠结的词的时候,或者是一些比较纠结的空,让你去要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或者是他的情感的时候,建议各位考生不要想自己平常是怎么做的,现在做一个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想想他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另外我还总结出来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规律,因为我之前在讲一模的时候,我总是会说追根溯源发现我们以往的一模题全部都是高考的真题或者是高考的模拟题做的一个改动,把高考的20个空这个其中的8个给填上,然后放了12个空让中考的学生来做。但是这次我也发现了现在的命题人已经不像咱们原来那么觉得那么轻轻松松就把题直接拿过来了,他也是做了一个改动,几个区的完形填空它也是一些高考题,但是这个高考题不是原题,而是这个高考题它本身也有一个来源。是从其他的一些比如说外国的报刊杂志上甚至网站上下载下来的一篇文章,然后把这个文章可能是掐头去尾,或者是取其中的这么几段来做高考题,然后中考命题人发现这个高考题之后再追根溯源找到他的原来的文章,然后可能原来的文章取的是一到五段,现在我们的中考是取的五到八段,是这么一个现象。
就是它的来源是同一篇文章,但是截取的段落不一样,而且北京这几个区试卷尤其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是朝阳区的一个是海淀区的试卷,这两个完形填空真的就是这个特别完整的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可能非常的长可能几万字,可是只截取其中的几段,并成了大概三五百字这么一个长度让大家来做这个练习,所以我觉得各位考生如果说是在接下来备考完形填空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重点就是你一定要分析好,作者为什么这么做,或者为什么这么想,然后每个空基本上在试卷中在文章中都能找到来源。所以我们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叫做圈箭头法。
【2011一模命题新变化及应试技巧(视频)】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