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口语习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内容的深层,而仅靠讲知识点、做笔试题,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无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而从生理意义上说,12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因而适时开展对中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
显然,口语测试的缺失,将给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留下缺憾。相反,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等,抓住时机,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并通过相对稳定的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其导向意义已不容置疑。
口语考试:兴废长宜放眼量
正因为口语的重要,口语考试导向意义的明确,决策者们在制定或改革考试方案时,应有“瞻前顾后”的精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教育部在十来年间的纲领性文件中,将口语测试列入了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内容。然而,在大规模的英语学科考试中,是否引入口试项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依据,往往是可行性先于科学性。
从1992年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各版初、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曾规定,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十几年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吸取了测试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经过可行性论证,有步骤地在中招考试中推行比较全面的测试手段,即在考试中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从而使单一的测试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手段。
【对中考英语口试兴废的思考】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