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高中部语文教师王强认为:国学主要是对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研究和学习,并补充以重要的出土文献,以及文字、音韵、版本等传统研究方法。古代的经专指儒家的经典,今天我们不再是独尊儒术,把佛教和道教的一些经典纳入进来加以研究学习也未尝不可。国学应该主要是文献的研究学习,琴棋书画等艺术技艺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来学习,不宜纳入国学这个概念。
中关村二小五年级的一位学生则告诉记者:我觉得国学就是四书五经吧,书法、国画应该也算在内。
作为国内高校比较流行的国学教材,《国学通论讲义》将国学定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台湾三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导读》则认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术,它是针对西洋的学术称为西学而言的。
王强认为,中小学国学教育困境的起点就在于人们对于国学的认识不明确,教育界对于国学始终没有权威的、具有说服力的界定,这给后续的教材编订、课程设计都留下了困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国学是一个学科。对国学基本定义和范畴的认识差异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
师资力量、升学压力影响国学推广
王强告诉记者,目前,教育部门对国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材以及考核没有统一的规定,均由学校和授课老师决定。在中小学课堂中,国学教育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或者由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穿插讲授的方式进行。
【国学教材遭"冷遇" 师资力量、升学压力影响推广】相关文章:
最新
2016-10-13
2016-10-13
2016-10-11
2016-10-11
2016-10-11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