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普及引发了一场新的文化革命, 这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变化和50 年前的美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变化就体现在交通状况上。北京的林荫大道上, 上下班高峰时间里车满为患。在上海, 交通严重堵塞时, 通过黄浦江的大桥和隧道要花上几小时。为了防止交通堵塞, 上海政府每个月限量拍卖车牌号。然而, 购车欲望远远得不到满足, 车牌号最低标价涨到了4 000 美元。即便如此, 公路上耗油的汽车仍然在成倍增长, 它们威胁到了环境, 甚至会重塑全球的石油经济。
现在北京正兴起 免下车 电影院。富有的雅皮士们组队驾驶越野车到长城做短途旅行。有些人则每个周末组织汽车赛。报刊亭里各色的汽车杂志上面刊登着各色国产或进口样车的图片, 读者可以一饱眼福。有车族形成了新型的通勤阶层。他们开车从郊区宽敞、现代的家到市中心的办公室。丹麦某食品添加剂公司的经理说: 我喜欢驾30 分钟的车到上海市中心办公。 他和他的妻子以及襁褓中的儿子住在一个被冠名为 长岛 的封闭式社区里。周边的景色美化得无可挑剔, 房屋有法式的、意大利式的和英国都铎式的。 可能每天打的士更便宜, 他坦言: 但是这样我更自由。
阅读导评
有个外星人来侦察地球, 回去报告说: 那个星球正被一种有四个轮子、跑动得很快的东西统治着。 这是个笑话。两个北京人遇上了, 嗨, 出门提早了啊? 没办法, 这不是买车了嘛。 另一个回答。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 安步当车是不大可能的, 但汽车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如拥堵、污染等许多以前不成问题的问题。听说有科学家正在研制用水作动力的车。西方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我们能否不走们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呢?
【英语四级阅读理解的精炼50篇049: 中国为车狂(含答案)】相关文章:
最新
2016-10-18
2016-10-11
2016-10-11
2016-10-08
2016-09-30
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