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题材在不停求新,但是解题的方式还是没有根本的转变。特别是刚才提到的公司发展战略和养老金两套题目,基本符合长文听力的传统特征:所听即所得。四个选项中与听觉印象最一致者即为正确选项。如此说来即使是陌生题材的文章考生只要基本功过硬拿到基本分数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四六级命题越发成熟,区分度进一步提高,符合水平性融合国际热点,重在考察细节
今年的四六级阅读都选择了若干篇与当前国际热点密切相关的文章。四级考到了京都议定书,前几年比较热门的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拍摄的《让人不安的现实》也出现在短文当中。温室气体排放最近今年一直占据各国媒体的主要版面,戈尔也因为热心环保事业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两个热点的结合可以说是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意外在于几乎没有考生认真关注过国际热点议题,没有养成跟踪国际形势的习惯,把英语学习变成了单调枯燥的背单词和读教材,殊不知在教材和课堂之外英语还有其广阔的天地。也正因为大学英语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善于应用英文这个有力的工具开阔视野,故而出现这类文章又可谓是情理之中。
21日下午的六级考试更能说明问题。六级考生的英文应用能力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关注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与四级相比势必更加广泛深刻。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像A卷第一篇美元贬值对美国政治经济影响的文章可以说是顺理成章。考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政治经济常识:在次贷危机和对冲基金的经济大环境下,美元贬值将导致美国出口货物价格相对下降,赴美旅游费用降低,给经济复苏带来机会。很难想象一个平时不善于积累这方面常识对外部世界充耳不闻同时英语基础还比较薄弱的同学能够在这样的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考生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其实也点出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只重视语言知识灌输,没有帮助学生养成善用语言工具的习惯。
【从20013年6月英语四级考试看趋势】相关文章:
最新
2017-02-14
2016-11-10
2016-10-18
2016-10-18
2016-10-12
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