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的英文原版电影放映算是过年般的英语学习大餐了。对于学习任务,只要老师一句话,学生们无不言听计从。老师说,学习英语需要点滴积累,于是每天早操之后学生们便在校园里甚或是马路边上背单词或读课文,边走边大声朗读。老爸就通过这种方式背过不少莎翁名句,这还真有点咱们新东方名师的范儿。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后来听老爸说,他的很多同学都成为教学一线的领军人物。看来功夫果然在诗外啊,想学好一门知识,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父亲是他那个年代以英语为专业的人士的典型代表,但事实上,他们那个年代的英语普及率是极低的。社会上还在进行扫盲工作呢,英语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又有几个人懂呢?那时候会说英语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同时,整个社会对英语的认同度也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路之难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简单而原始,唯有刻苦两个字能为那个时代做个总结了。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认真而又严肃地拿着纸和笔对老爸进行了采访,记了满满三页纸,因为本文篇幅有限,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没能和大家分享。但是,当我听到一个70岁的老人迄今还能用字正腔圆的英式发音流利地说出This is Radio Peking. Were now on the air with one program in English from North America时,我惊诧了、感动了、汗颜了我简直想象不出他们那代人是怎么学英语的,而50年前的所学和所听又是如何影响了他的一生。但我能深深感受到的是,英语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中这是什么样的热爱和刻苦才能达到的境界啊!
【英语那些事儿:三代人的英语学习之路】相关文章:
最新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