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将死的主人公通常都在最后一刻因突降的幸运而获救,但他的价值观通常都会改变,他变的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及永恒的精神价值。我们常常注意到,那些生活在或曾经生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感到幸福。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把生命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必将面对死亡,但总认为那一天还在遥远的将来。当我们身强体健之时,死亡简直不可想象,我们很少考虑到它。日子多的好像没有尽头。因此我们一味忙于琐事,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待生活的冷漠态度。
我担心同样的冷漠也存在于我们对自己官能和意思的运用上。只有聋子才理4 解听力的重要,只有盲人才明白视觉的可贵。这尤其适用于那些成年后才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但是那些从未受过丧失视力或听力之苦的人很少充分利用这些高贵的能力。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感受着周围的景物与声音,心不在焉,也无所感激。这正如我们只有在失去才懂得珍惜一样,我们只有生病后才意识到健康的可贵。
我经常想,如果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几天失明失聪,也不失为一件幸事。黑暗将使他更加感激光明,寂静将告诉他声音的美妙。
【晨读美文:Three Days to See(Excerpts)】相关文章:
★ 浪漫英文情书精选:The Day We Met我们相遇的日子
★ More than one way to the square
★ 英语美文欣赏:To Any Service Member
★ 英语美文 7 Steps to Positive Self Talk
最新
2020-12-21
2020-08-06
2020-07-31
2020-07-30
2020-07-30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