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作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
3.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个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必要的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