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核心是围绕教育工作者的一些言论,他们一直用这些言论激励她和她的同龄人——来自低收入社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有人给她洗脑,上大学是第一位的,是改善社会经济地位的坦途。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极力宣扬四年的大学生活能打开机遇的大门。学校领导能飞快地列举出各种统计数据,说明大学毕业生和只有高中文凭的那些人在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总是有人对她说,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他们寄予的厚望,如果能一直努力读书就会得到父辈无法拥有的东西。只要成绩好,拿到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保证就会有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不仅自己经济上能够独立而且还有能力回报亲友,这些人一直努力工作并且对她充满信心。
值得庆幸的是,伊莎贝拉批评这类说辞是目光短浅和头脑简单。我猜大概只有像她这样的学生才会听到这些。
我教的那些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都住在洛杉矶的英格尔伍德和西亚当斯。他们父母从事的工作是清洁工、卡车司机和非工会的木匠。当校长、辅导员和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有了大学文凭会改善经济窘迫的情况,他们并不是指高等教育除了这点就没别的用处了。但是当只专注在获取这种潜在利益时,教育工作者们让学生注意不到别的事物,他们强调知识累积后成果的价值却忽略了知识累积本身的重要性。这种做法传递的消息是,求知欲排在经济保障之后。
【危险,别再跟穷孩子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