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观念调查得到的数据相对较小。大约16%的女性表示她们曾与其他女性有过性体验(其中8%有过生殖器接触),7%的男性表示他们曾与其他男性有过性体验(其中5%有过生殖器接触)。
但是大多数研究同性恋进化的科学家感兴趣的是一种持续的内在性欲模式,而不是人们自认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或者发生同性性行为的频率。“性别身份和性行为并不能准确区分性取向,”保罗·维西表示,“性欲感觉才是。”
卡齐·拉赫曼表示,控制同性吸引基因遗传形态的等位基因仅能解释一部分性取向行为。其他自然变化的生物学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作用,卡齐认为,大约有七分之一的男同的性取向受“兄长效应”的影响。
这与乔治·奥威尔《1984》书中的“老大哥”没什么关系。据观察,有兄长的男孩更有可能成为男同性恋——并且每多一个兄长,其成为同性恋的机会就会增加约三分之一。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有一种理论是,每次怀上男孩,母体就会产生某种蛋白免疫反应,而这种蛋白质恰好影响男性大脑发育。由于这一免疫反应只会在生产多个子女后才会发生——这些兄弟姐妹大部分会是异性恋,并会继续生育后代——这种孕期特异性才没有被演变淘汰。
【同性恋进化之谜】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