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利特是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家马尔科姆·沙纳之托来研究“鳄鱼比喻”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沙纳正在研究某些面瘫患者在咀嚼时会流泪的现象。医生们通常把这种流泪症状称为“鳄鱼的眼泪”。20世纪20年代的一位俄罗斯科学家曾指出,这种面部肌肉衰弱可能导致人体起用“更古老的或许是鳄鱼式的神经通路”。
由此看来,鳄鱼流泪只是进食时身体产生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和同情悔过毫无关系,难怪人们会将虚伪的哭泣比作鳄鱼的眼泪了。
【“鳄鱼的眼泪”之说从何而来?】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