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信息性问题过多
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属于信息类知识的问题,是低层次的问题。言语信息类知识的确认包括:个别的具体的事实、文字的符号意义、回忆表述、“是或“否的选择等。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回答问题内容已被陈述出来,问题本身对学生的回答方式具有明显的规范性、限制性,即学生的回答被限定在待定的范围内,往往只需在“Yes,或“No, “Right,或“Wrong, “True或“False等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范围内选择。这类问题只需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需要推理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考验容易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深层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创造性的思维,发散性的思维极为不利。
6、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谓的问题难度,是问题实施中学生应对机率,答案达标水平反映的问题操作和适度。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原因是教师凭空设想确定的,它的评判使学生造成了认知的困难。
例如: What should we do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Everything is made inChina! to “Everything is created inChina!?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Easter?
以上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难。问题的“问点角度没有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偏难,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产生了怀疑之后,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滞教学进程,还破坏了教学氛围,不利后续教学。
【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 提高英语听力方法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