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所有捕来的鱼都要被贮存起来,唯一可能的贮存方法就是发酵。生鱼被清洗干净、切成片,然后用一层层厚重的盐给压起来,通常再压上某种石头。生鱼会以这种方式被保存数周,之后,石头被移走,转而压上一些较轻的覆盖物。接着生鱼在盐层中被保留数月,直到发酵的过程完成为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可以把鱼肉卷在醋浸过的米饭中,和以往那种发酵几个月的方式比起来,这种方法仅用数天就可以发酵完。米饭则被扔掉,留下鱼肉食用。然而,由于旱灾和食物短缺,人们在吃鱼的同时也开始连同把米饭都吃掉,于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寿司便诞生了。
但到了19世纪,一位名叫洋平的著名日本厨师正在筹办大型的晚宴时,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出足够多的鱼来招待客人们,于是他便从冷藏库里取出一方未经发酵过的鱼肉,决定碰碰运气,就用它来招待客人。他发现冷冻过的鱼肉居然保留住了其本身的味道,而细菌则都被杀死了。基于这一发现,洋平发明了两种寿司:一种叫做江户寿司,另一种叫做大阪寿司,因大阪这座城市而得名。
寿司往往和热乎乎的绿茶一起搭配食用。(餐馆)会供应免费的Gari(即细条、醋腌的生姜),在每口之间食用,用来提鲜。一般有两种酱汁佐用:一种是酱油,可以倒在大多数种类的寿司上调味;另一种是浓稠的甜汁,用于搭配鳗鱼寿司食用。山葵(一种绿色的日本辣芥末)可以使寿司的味道更辛辣。
【寿司的起源故事】相关文章:
★ 幼儿英语小故事3
★ 英语故事 丑小鸭
★ 幼儿英语小故事4
★ 幼儿英语小故事5
最新
2017-05-25
2016-11-09
2016-10-28
2016-10-27
2016-10-12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