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庞德翻译的两首中国古典诗歌的例子来看,庞德的翻译方法十分灵活,它或改变、或删除、或添加原文没有的词语,但在做出改变的同时却保留原诗最具特色的意向和内在含义。这种翻译方法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过于不尊重原文,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评价的话,却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翻译,因为它完全达到了译者本人的目的:一、借中国古典诗歌丰富、清新的意象来冲击当时美国诗坛充斥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维多利亚诗歌风格。二、为英国读者展现出一种崭新的陌生的甚至意外的诗歌形态。
二、杨宪益夫妇译《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把它翻译成外文介绍给世界其他国家读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极其困难的是如何尽可能保持小说本身的文学美感又把众多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和习语翻译成外文,使外国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而杨宪益夫妇以尽可能地保留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的目的进行翻译,采用了偏重充分性的翻译方法,表现出很强“异化”倾向。
例3、甄士隐 杨译:“Chen Shi--yin (Homophone for ‘ true facts concealed’)”
贾雨村 “Chia Yu--tsun (Homophone for ‘ fiction in rustic language’)”
【翻译目的论与文学翻译】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