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等位基因”弥补繁殖劣势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异性中起相反作用。比如说,能够使携带者更吸引男性的等位基因对女性而言就会明显成为繁殖优势。如果这种等位基因存在于男性的基因序列里,那么就会产生同性吸引,但是只要这种情况极少发生,那么等位基因依旧具有纯粹的进化优势。
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第二种理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安德里亚(Andrea Camperio-Ciani)发现,男同性恋者的母系女性亲属比异性恋男性的母系女性亲属有更多后代。这暗示了男性基因序列中的X染色体上存在某种未知机制,能帮助家族中的女性孕育更多后代,却也会导致男性的同性恋的倾向。虽然并未对其他种族进行同样的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德里亚对意大利人种进行的研究就是错误的。
一些研究者相信,要想理解同性恋人群的进化,我们需要研究他们是如何融入更广泛的文化中的。
保罗·维西在萨摩亚群岛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亲缘选择”的理论,这一理论又称“巢中帮手”假说。该理论认为,虽然同性恋者会缺少子嗣,但是他们会通过提高兄弟姐妹的生存繁殖的能力,贡献金钱或者是帮助其照看和指导后代的行为来弥补。一些男同的基因序列可能会与其侄女外甥们相同,因此,这个理论认为管控性取向的基因依旧会遗传下去。
【同性恋进化之谜】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