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有效性问题的情景设计、与学生思维发展间的关系、与教育教学观念的相关联系、提问的内涵及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上述研究均是基于课堂语料的实证性(data-based)研究,所有研究素材均来自于课堂。教师作为研究者,对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提问为进行观察和录音,将课堂录音进行转写、建立课堂语料库,在此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进行各种提问特征的辨认与分析;分析是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等为概念框架;使理论与实证材料相互印证;并以此促进研究者自身的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五)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课堂实录法。
三、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平时的听课中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进行了有意识的关注,发现当前中职英语课堂提问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提问
有些英语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对最近所听的20多节英语课进行话语分析时发现,教师的提问对象70%甚至90%集中在部分尖子生身上(有一堂课有三个学生居然被提问5 次),而有些学生甚至一学期一次被提问的机会都没有。至于给学生提问题的课堂机会更是少得可怜。课后进行教学交流时老师们普遍反应,不是不想提问其他学生是怕他们回答不出来,既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耽误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学生提问,是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等等。
【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 谈英语学习策略
★ 提高英语听力方法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