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入活动,自由操练
学习是为了用,学以致用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所以我主张学习只要能让学生用的。尽量让学生用。 因为只有尽量用了学生才会学,学了不用时间长了,就是去了学习的意义。也不会有任何兴趣可谈。 而我在Practice环节, 我直接让学生用英语来谈论自己想去的地方,以及想去的原因。这样来练习本节课的语言项目,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愿望来练习。给了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做到了因材施教。
四、设计任务,发展语言
在Production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语言,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即听力活动,在学习的基础上巩固基本知识点,同时体现了课堂听说读写的全面培养。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分化听力难度,让学生很容易的答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以后让听力转化为对话联系,巩固知识点,巩固听力材料重点内容。
五、巩固练习 重在落实
在Progress 环节,我通过安排具体的练习来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点,有选择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练习设计,巧妙地将重点知识得到升华。
六、合理引导,还“位予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创设情境时,我力图让学生作为情境的主体,把课堂教学的“主角让位于学生。教师可以为某个请进开个头,或仅给出某个情景中的一个片段,给学生留下自主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实践者,教师则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或带有强烈鼓动倾向的评价者。“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我们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施教之成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教师引导学生入学习之门,应为学生会学、学会、学好而教。在教学的每一步,我特别注重了对学生的恰当引导与合理指导。如在Presentation环节根据情境呈现词组时,我并没有一下子把对话都展示出来,而是在引导学生说,让学生猜;在操练时也是让学生通过看图猜Peter会说什么,他爸爸又会说什么等等,整个课堂,老师做学生“摘桃的指导者,鼓励者与引导者,让学生大胆的自己去“摘桃。实现了从注重老师怎么教到注重学生的如何学的角色转变。情景教学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
【创设真实情景 构建有效课堂】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