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设语境,激活动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应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好怎样去精心设计好一节课,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整体性,目的性和趣味性原则的统一,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它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好奇心理,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学的平台,适当拓展教学知识,设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一个交际活动的情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将枯燥的抽象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1、实物巧设语境
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教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便于携带的实物,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情景。初中英语中对话很多,有时要直接呈现对话内容,不仅受到学生表演能力的限制,还会受到场景、道具等方面的制约。这时老师可以提炼出对话中要求掌握的语言点,重新编写适宜学生表演的可操作性强的对话提供给学生。先由老师选出一到两名成绩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与老师配合练习,然后再让同学分组模仿训练。或者,也可以由老师预先设计好一些语境,给定一些句型,让学生有选择地分组编写一些对话,反复操练,直到能够熟练掌握。这样不仅是优生可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更可使平日里不愿多说的学生愿意加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得到了高质量的保证。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初探】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