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ook V,Unit 7为例:课文的题目是:“Blindness and LouisBraille。 课文讲述得是Louis Bra ille 和他发明的盲文。 学生对Louise Braille的生平一点也不熟悉。脑中也无他的脑图。为此,我作了新的 教育设计。
三、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
研究表明 :(1 )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2 )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 3)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参与的决定因素。(4)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其 它因素。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 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 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以Book V,Unit 2为例, 该课文标题为“Improving Your StudyHabits。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 良好的效果,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求对课文最大限度的理解。要理解这篇课文,关键在于调动学生 已有的关于“Study Habits的图式。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
★ 英语学习大解惑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