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北地震学报》的报道统计,3秒的地震预警时间,伤亡减少率将达到14%;10秒,则可减少伤亡39%;20秒,可减少伤亡63%。
不过预警系统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李山有说如果地震台站的间距为30公里,预警系统进行数据等待和处理的时间大约为10秒,而破坏性地震横波以大约每秒3.5公里向外传播,10秒钟将覆盖半径为35公里的区域,而这个区域无法提供预警,称作预警盲区。
例如此次雅安地震,位于震中的芦山县就是预警盲区。
如果地震的震级不是很大,可能产生破坏的范围就处于盲区之内,此时再向预警盲区外的区域发布预警信息没有减灾意义。
但是,李山有介绍对于大地震来说,其破坏范围可能很大(如汶川地震有300多公里),可预警的潜在地震破坏区域也很大,距离震中越远,预警时间越长,减灾效果就越明显。
除了为地震外围区域提供预警,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可以在震后数分钟后给出地震影响的程度和分布,为政府部门灾情判断、应急决策和救援力量调配等提供依据,为生命线工程的震后抢险恢复提供参考。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