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人类大脑的这些差异,努南和她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同事招募了18名参与者展开了一项结构性脑成像研究。他们询问参与者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参与了多少社交活动,以确定他们社交网络的大小。
与猴子实验结果相符,拥有较大社交圈的人们通常有更大的、联络更发达的大脑。对人类而言,这些区域是颞顶叶交界处、前扣带皮质和侧前额叶皮层,这是部分参与实现“心理化”的神经系统——即分配精神状态、思想和信仰的能力。
“不同的大脑区域分工协作,” 努南说,“神经系统整体步调一致,并且当他们联络得更好时,这种协同合作更和谐。”
研究人员还测试了一个人的社交网络是否与白质通路的改变有关,也就是连接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纤维。
再一次,他们发现拥有更大社交圈子的人的白质纤维束联络更为发达。“这些神经就像是一条洛杉矶超速干道而不是乡间小路。” 努南说。
研究人员还不能确认社会互动是否导致了大脑结构和连通性的改变,或者大脑是否决定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的高低。
在猴子的案例中,研究者记录了动物的社交网络规模,因此得出结论,社会群体的大小导致了大脑的差异。
由此推测,人类大脑也经过了类似的过程,但是这仍需长期研究来证明,努南对“生活科学”网站说。
【你的大脑能“招架”多少朋友?】相关文章:
★ 我的朋友黛西
★ 这个售价650美元的“思考箱”在推特上火了!里面都有啥?
★ 教你分辨真假朋友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