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产生误导。下面借用纳西姆·塔勒布[1]的一个例子:一辆车驶过一座桥,结果桥塌了。这则资讯的重点是什么呢?是这辆车,是车里的人—他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如果他幸免于难)这场事故经过是怎样的?然而,这些都无关紧要。什么才是至关重要的呢?是大桥的结构稳定性。它暗含着重大风险,而同样的风险还可能存在于其他桥梁。但是资讯中却充斥着这辆车如何光鲜亮丽,遭遇如何扣人心弦的信息,甚至把它刻画成一个人物(非抽象的)。如此报道,毫无价值。资讯给大脑一张全然错误的风险地图,让我们偏离了重点。正因如此,恐怖主义、雷曼兄弟破产以及宇航员这类主题被过度渲染,而慢性精神压力、财政失责以及医护人员这类主题却报道不足。
面对媒体,我们尚不够理性。看到电视里报道飞机失事,也不管这种概率实际有多大,人们很容易就改变自己对此类风险的看法。如果你以为能通过内心的深思熟虑抵消这种影响,那么你错了。事实表明,银行家和经济学家纵然利用强大的手段也无法弥补资讯导致的危害。唯一解决之道是:与资讯完全隔绝。
资讯无关紧要。在你最近一年中阅读的上万条资讯中,很难找出这样一条资讯:因为读了它,让你面临人生、职场或事业的重大问题时做出了更好的决定。原因在于,你所读的资讯与你自身毫无关系。人们很难辨别哪些资讯与自己有关系,但是很容易知道哪些是新的。当今时代,关联度和新颖性是一对基本矛盾。媒体想让人们觉得资讯可以为之提供某种竞争优势,而许多人竟信以为真。一旦与资讯隔绝,我们就焦躁不安。而事实上,资讯只会令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读的资讯越少,你的优势反而越多。
【资讯坏处多 少读更快乐】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