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国人不会特意去计算哪所学校最需要捐款,但中国确实有两句俗语恰如其分地应和了这种微观经济学原理:“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如果选择后者,你会更受关注,但这种做法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
多数投资者,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外行人,都有从众心理去追逐那早已是众人争相追捧的事物。如果你把钱捐给哈佛大学或是中国的清华大学,你并不觉得有多么令人瞩目。事实上,中国顶尖大学收到的私人捐款或是公共资助都比其他学校多得多。它们好比是高等学府百花园中最耀眼的花束,向它们投掷玫瑰或花瓣时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很可能比有形回报来得多。
按这种标准来说,捐赠对象的国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谁真的急需帮助。哈佛大学可能比清华大学需要更多的预算,因此,它能比中国的常规大学得到更多的资助。按逻辑说来,最需要这种经济援助的,是那些供最低收入家庭就读的贫困地区学校。
从我的经验性实例看来,这种社会阶层并没有得到重视,而且需要持续强劲的资金援助。如果教育是优良的平衡器,那么它应该给予贫困学子平等的机会,好让他们开启新的人生。但光有慈善,仅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国家必须带头,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各个项目。而在这点上,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周黎明:潘石屹捐款哈佛风波论】相关文章:
★ 塑料污染无处不在
★ 权游最终季:痛快追剧怎么少得了权游周边!有吃有喝还有面儿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