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了提问这一程序而提问,效率不高
教师进行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和师生互动,实则空空洞洞;进行习惯性提问,问题浅显,无疑而问,收效甚微(如:Is it true? Do you think so? Do you agree with him? 等);更有惩罚性提问,通过提问来惩罚分心的学生,如看到学生课堂打瞌睡或做小动作时,突然对他们进行提问,造成学生对提问的逆反心理或害怕提问的心理。
3、提问过于偏重语言知识,忽视学生对材料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的课堂提问大多采用展示性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已经有确定答案的提问),围绕所讲的单词、词组或句式进行提问,旨在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整堂课没有一个参阅式提问(无确定的答案,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各抒自见、自由发挥的提问),甚至在discussion 时, 有部分老师居然在PPT 课件上给学生呈现discussion 问题的标准答案。
4、缺少提问的“支架,忽视学生情感
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如果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或不够全面,老师缺少必要的引导,不能及时提供辅助学生回答的“支架;在提问方式上,等待时间和反馈等方面随意性强,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
【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 谈英语学习策略
最新
2020-09-15
2020-08-28
2020-08-21
2020-08-19
2020-08-14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