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降低对中国作者收费”的呼吁并未得到正式回应。中国科学家们转而反思,我们为什么要长期受制于人?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办好自己的科技期刊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日报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副所长武夷山,为读者揭开中国科技期刊艰难发展的幕后故事。
仅2017年,中国科学家共发表科技论文16.8万篇,数量居全球第二。然而,这些论文却大多数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对此现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副所长武夷山解释说,“科学研究是国际性的。每一位学者,当他有了一项研究成果,自然希望全世界的同行都知道,所以他就要选一个最好的平台来展示。这就好像,如果我是一名电视剧的制片人,我是要把我的电视剧卖给影响力较大的中央电视台还是影响力较小的地方电视台?那么我肯定会选择影响力大的。”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些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但是绝对数量仍然过少。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2000年时中国仅有47种期刊被SCI收录,占全世界的0.826%。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155种,也仅占全世界的1.859%。
另一个数据也可以说明问题:在2011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SCI论文中,高达80%都发在国外的刊物上。
【中国科技期刊艰难发展的幕后故事】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的起源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