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 不得不感慨徐志摩的译文,与泰戈尔的演讲相得益彰,比如将when译作“俄顷”。如今的译界十分推崇诗人译诗,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原文的意境。只需看这篇演讲,就能了解一二。
泰戈尔的本次演讲尽管仍坚持批判物质文明,宣扬精神文明,但语气相对此前历次演讲,已大为缓和,语气中也多了一份惆怅与无奈。“I am tired and old. This is perhaps my last meeting with you.”这一句里难掩伤感,随后,他重申了对学生的期待。
With all my heart I take this occasion to entreat you…的正常语序应该是I take this occasion to entreat you…with all my heart。但这里却以With all my heart开头,强调其至诚,提出一系列需要对抗的事物: 世俗与千百种诱惑。如斯期待,对当时的学生而言,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泰戈尔并没有使用太过生涩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式,但很多时候,文字的选择已经浸润在他的习惯里。
这次演讲是当时中印文化交流史里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清华学子引之为荣幸,众多知名学者亦陪伴在侧。
时隔近一个世纪再看这段话,感喟不亚于当时。对于习惯于随波逐流、擅长妥协的当代人而言,“责任”、“信仰”、“真理”…这些词太虚无缥缈。也很少再去追捧它们了。
电影里沈母劝阻儿子当兵时曾说:怕他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命已经没了。
【《无问西东》:谨以此篇献给珍贵的你】相关文章:
最新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
2020-09-15